在全球各國,建置WiFi以便讓民眾上網早就行之有年不稀奇。 可是,在月球上設立WiFi,到底用途在哪? 為何成為中美大國都相當在意,甚至列為太空競賽新目標? 原來,里面商機不小。
中國國家航天局4月24日發布一系列未來太空探測的規劃,研擬了嫦娥六號、嫦娥七號、嫦娥八號等探月任務。
其中,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先前接受《中央電視臺》訪問時表示,未來可能在月球上建立WiFi。
無獨有偶,美國國家太空總署(NASA)從2013年開始,就與麻省理工學院聯手合作,在新墨西哥州建立四座天文望遠鏡,利用脈沖光束讓地球跟月球進行無限高速資料傳輸。
經測試,傳輸量可達每秒19.44Mb,約為一般寬帶網速,讓在月球上也能夠享受跟“地球人”一樣快速的網絡服務。
可是,月球上又沒住人,為什么要裝WiFi呢?
月球上安裝WiFi,給誰用?
2017年,美國成立“阿耳忒彌斯”(Artemis program),目標重返月球并建立長期科研基地,最終登陸火星。該計劃所建“阿耳忒彌斯”大本營,將包含棲息地、電力系統,以及通訊系統。
由于屆時月球的地表探索,會需要航天員與空間站“月球門戶”、登陸器、棲息地、探測器等設備之間的高速通訊,也就有了架設 WiFi 的需求。
NASA計劃使用多個24英呎高的桿上安裝路由器,連接到各棲息地、登陸器或其他大型物件上,這樣可以使網絡更加穩定,探測器便能在路由器之間“國際漫游”。
中國計劃在月球裝的WiFi也是類似功能。
同時是中國工程院院士的吳偉仁說,中國希望爭取在2035年前建成國際月球科研站。
屆時會有多個巡視器、著陸器和飛躍器在指揮中樞指揮下,持續于月球表面協調工作,為了保障指揮與分工協作暢通,就有設立月球上WiFi的必要。
太空通訊,一般人也能用嗎?
由此看來,月球的WiFi很大程度還限制在官方的科學研究或探索上。這樣一般人會有使用太空通訊跟月球聯系的機會嗎?能不能在月球上看網絡視頻的4K影片,或是和家人視頻聊天呢?
太空任務總是需要回傳大量影像資料,而“阿耳忒彌斯”不只要求月球上各設備之間的通訊,也需要更有效的太空傳輸網絡。
NASA從30年前就發展了深空網絡(Deep Space Network, DSN),用來實時接收大量來自太空的數據,但面對未來月球與火星的計劃,DSN已力不從心,這讓一些太空新創公司嗅到了商機。
例如,Aquarian Space這家太空初創公司,表示要推出高速太空傳輸網絡服務SOLNET,并計劃在2023年部署第一座月球通信系統,將太空網絡提高到100Mbps的頻寬。
此外,歐洲的新創公司Plus Ultra Space Outposts、馬斯克的SpaceX都打算發射自己的通訊系統。
商人的腦筋轉得比任何人都快,未來太空網絡或將不再由政府獨有,而可以商業購買。
設WiFi、建基地、探尋水,月球成為下一個美中競逐焦點?
上次太空競賽似乎是蘇聯還“在世”時發生的事,如今中國太空能力突飛猛進,下一場美國與中國的太空競賽準備開始了嗎?
NASA“阿耳忒彌斯”后與諾基亞(Nokia)合作,進行月球WiFi的建置計劃。
2023年3月初,諾基亞首席工程師Luis Maestro Ruiz De Temino在巴塞羅那的2023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就透露,Nokia在2023年將通過SpaceX發射它們自己的WiFi系統。
而它們的月球網絡,將提供包括重要指揮與控制、探測車的遠程遙控,還有導航和高清影片等等在內的關鍵通訊能力。
除此之外,建立該網絡功能還有一個目標,就是找到月球冰。
諾基亞指出,月球冰如妥善處理,不僅可以被飲用,也可分解成氫氣和氧氣作為火箭燃料,還可分離出能供航天員呼吸的氧氣。
不只美國,中國第四期探月工程中,嫦娥七號被賦予的科學考察任務,也是要搜尋月球上的水。
中國探月工程2021年開始進入第四期,規劃了嫦娥六號、嫦娥七號、嫦娥八號等任務。當中嫦娥六號要到月球背面采集月壤,嫦娥七號要到月球南極尋找水,嫦娥八號則要配合嫦娥七號在月球南極建立國際月球科研站的基礎構型。
同時,中國也計劃建構一個環月球的通訊導航衛星星座,即月球版的北斗導航。吳偉仁說,后續還要建以月球為中心,向太陽系延伸的大型深空網絡系統。
美國跟中國大陸都在尋找月球上的水,也積極要建立科研中心并設置WiFi。
希臘神話女神“阿耳忒彌斯”,對上中國古代“嫦娥”,看來地球人的紛爭,時隔數十年,可能又會被帶上寧靜的月球。
不過,除了探月工程這類中國國家級的計劃外,目前還沒有聽到有中國民間公司也要爭取裝設月球WIFI的消息。
與更開放、競爭、活潑的西方市場機制相比,歐美企業要設月球WiFi,腳步可能會比中國更快一些。
結語:你知道月球的WiFi密碼嗎?
美中都已納入月球設WiFi為目標,民間企業也抓準商機,但雖然基礎WiFi即將在月球誕生,也并非架了路由器就能馬上運作,尤其月球上還缺乏持久的電力相關基礎設施。
對此,勞斯萊斯(Rolls-Royce)正在研究月球上的核反應能力,或將成為未來月球人的主要能源。
過去1968年阿波羅八號的航天員曾經在月球軌道上拍攝過一張地球照片──“地出”(Earthrise),但它們要花了好幾天才能把照片帶回地球。
到了1990年代,NASA發展深空網絡,讓地球與太空可以更快速打長途電話,太空通訊終于逐步實現。
而未來,一旦WiFi普及、相關基礎設施成熟,可能要在月球用視頻平臺追劇,也都不是問題了。
唯一的問題可能就只剩下:你知道月球的WiFi密碼是多少嗎?